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华东地质
曾用名:资源调查与环境;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火山地质与矿产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ISSN:2096-1871
CN:32-1865/P
语言:中文
周期:季刊
期刊分类:地质学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走进赣州,带你了解白垩纪的“中国龙”

来源:华东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28 21:4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正在赣州市博物馆展出的中华虔州龙骨骼化石。新华社记者 袁慧晶 摄 中华虔州龙的生态复原图。(受访者供图) 赣州出土的恐龙蛋化石也非常丰富。据2019年的《赣南地区恐龙蛋化石

正在赣州市博物馆展出的中华虔州龙骨骼化石。新华社记者 袁慧晶 摄

中华虔州龙的生态复原图。(受访者供图)

赣州出土的恐龙蛋化石也非常丰富。据2019年的《赣南地区恐龙蛋化石产地示范调查》显示,赣州拥有恐龙蛋化石产地92处以上,恐龙蛋化石集中分布区5处。

已完成清理的鸭嘴龙类恐龙化石。(受访者供图)

赣州出土的恐龙胚胎蛋化石。新华社记者 袁慧晶 摄

负责此次研究工作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韩凤禄说,初步辨识其为鸭嘴龙类恐龙化石,保存有部分头骨、牙齿、脊椎、肢骨和肋骨等,骨骼化石本身不关联,根据其位置和大小判断至少来源于3个个体。赣州曾发现过鸭嘴龙类恐龙的胚胎蛋化石,但还未有成体和个体发育学的详细研究,此次发现对于了解鸭嘴龙类恐龙在晚白垩世的演化和区域分布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新华社南昌7月23日电(记者胡锦武 袁慧晶 霍丹彤)记者日前从江西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获悉,去年3月底在赣州市章贡区华东商贸城工地施工时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已在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基础地质调查所完成清理工作。骨骼主体分四大块,总重约8吨。

本文转自:新华社

据悉,赣州已设立了2处恐龙化石保护基地,正在建设南康区恐龙博物馆。未来,这里有望重现昔日的“白垩纪公园”。

江西赣州至今已新发现命名了斑嵴龙、中国赣南龙、赣州江西龙、江西南康龙、南康赣州龙、中华虔州龙等9种恐龙。其中,中华虔州龙是霸王龙的一个新分支。中华虔州龙的骨骼化石保存非常完好,2018年还曾在日本展览94天,吸引了超过26万人次参观。

白垩纪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从现有的化石记录来看,赣州的恐龙大多生活在白垩纪最晚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认为,这一时期距离恐龙灭绝已非常接近,对赣州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群的研究,或有助于更多地了解地球上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文章来源:《华东地质》 网址: http://www.huadongdizhi.cn/zonghexinwen/2022/0728/455.html

上一篇:多部门重磅政策加持,这一细分领域投资猛增1
下一篇:地质学家刘兴诗: 三星堆的铜来自四川彭州龙门